96139客户服务中心24个人工坐席,24小时不间断工作                 ■记者 董一鸣/摄

        电话红色指示灯一亮,听筒立即被拿起,“您好,首开天岳恒为您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11月26日,在位于丰台右安门的首开天岳恒96139客户服务中心,24个人工坐席,24小时不间断工作。接线员耐心聆听、认真记录。与此同时,维修师傅根据手机派单,实时响应。从接单到入户开始维修,全过程只需20分钟。

        “从本月试供暖开始,首开集团天岳恒公司96139热线服务中心就进入“战时”状态,高峰时段至少20人同时接听,受理业主诉求2393件。”首开天岳恒信息部燕海霞介绍,为保障居民温暖过冬,首开天岳恒公司完成智慧赋能热线管理系统升级,建立了供暖用户服务、咨询、交费、报修、维护、回访一站式闭环服务模式。

        应对供暖季“大考”

        当天,在96139客户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两面大屏幕上实时映射着天岳恒公司96139呼叫系统,显示着电话呼入情况,以便合理安排现场坐席人员。从早上8点起,96139客服中心主管杨亚力就已坐在自己的工位上。“您好,有什么可以帮您?”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里,30个热线接连不断地打进来,暖气不热是业主致电的普遍问题。杨亚力通过电脑操作,不到一分钟,维修工单已派往对应站点。在电子工单上,详细记录着报修居民的住址、联系方式、反映的问题、来电时间等。

        上午11点51分,电话铃再次响起,“我给你们打了几次电话了,每次都让我说一遍情况,你们接受过专业培训吗……”电话这头的杨亚力从容不迫,“您先消消气,别着急,您前两次来电后,我们已经派单给相关供热企业,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吗……那我再帮您问一下,稍后给您回电。”放下电话,杨亚力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致电相关供热企业核实具体情况。原来,来电用户所在的小区为多产权住宅,虽然物业管理交由首开天岳恒公司负责,但供暖问题没有明确。杨亚力立即回电用户:“先生您的情况我们已经通报给了属地街道,街道和社区很快会和您协商解决。”

        每年供暖季对于96139而言都是一次大考。在供热季前,杨亚力和同事们都会接受政策、供热业务等培训,听接线录音,到基层实地体验,拓展供热方面相关知识,提前熟悉区域划分,每个小区对应的供热单位都要烂熟于心。

        备战智慧热线管理系统

        “从2017年供暖季起,96139便开始承接12345热线投诉信息,任务量加大,新接入的系统账号众多,每个客服人员需要同时打开34个账号,一个个查找,大大拉长了反馈时间。”燕海霞告诉记者,为发挥96139服务平台最大效能,首开天岳恒公司迅速反应,积极备战智慧赋能热线管理系统,即应用爬虫系统,将所有账号规整到同一界面,有效提升两个平台信息流转速度。

        智慧热线管理系统智能记录来电用户的电话号码、基本资料、历史诉求等信息,支持历史工单办理轨迹查询及展示,支持快速检索,提高服务效率。首开天岳恒公司还坚持“两表零时更新制”:“供暖区域明细表”及时更新,确保96139系统信息的精准性,避免信息不对称的发生;“接诉即办专员联系表”及时更新,在各分公司建立接诉即办专员,96139热线工单直达供暖一线,责任到人,专人专管,紧急类诉求“接诉即办”。

        做好“四个一”服务

        “在每年正式供暖后,我们每人每天要接200到300个电话。”杨亚力说,每天到岗后,要先布置好当天所有接线人员任务、接听复杂来电、指导一线坐席话务员派单……这一忙就得到晚上7点才下班,说得口干舌燥也顾不上喝口水、上趟厕所。“虽然辛苦,但今年我们把工作做在了前面,很多问题早早就解决了,报修的总体体量也下来了,去年15日供暖报修话务量3381件,今年只有1296件,是原来的一半都不到。”杨亚力说。

        燕海霞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首开天岳恒公司调取近年来供暖高峰话务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升级拓展热线呼叫系统,在重庆话务支线助力下,原30个支线增加至60个,有效提高了接线效率,数据显示,15日呼损率2019年为23.87%,今年只有0.93%。同时,96139客户服务中心将继续实行1分钟派单、10分钟响应、1小时内上门、1次性解决的“四个一”服务,做好辖区居民的“暖心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