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车辆雨刷等重点部位                                   ■企业/供图

        为保障强降雨天气下乘客出行安全,北京公交集团连夜部署,排查踏勘途经山区、下凹式立交桥、低洼道路、积水路段,加强“七站两场”保障。

        7月30日早高峰时段,公交集团要求提前半小时,加大市郊线路、跨省线路运力保障,加强昌平线南段沿线公交运力,重点区域综合备车50部;增加在岗值守力量,对客流和车辆运营情况开展远程监控巡查,保障运营秩序;晚高峰根据雨情做好运力措施安排,在重点区域加强机动车辆配备,保障乘客出行;做好七大火车站保障,加强与各火车站对接沟通,及时掌握夜间列车晚点情况,做好夜班车加车准备,及时疏散夜间抵京旅客。

        公交集团积极做好车辆、机电、信息设备、通讯设备、油气电站等机械设备的保障,加强车辆防汛设施的检查修复;重点对车辆天窗、玻璃、车门、雨刷机、地板、车顶密封情况进行普查,全面检查纯电动车绝缘技术状况,确保车辆雨季安全行驶,累计检查运营车2.3万辆;组织车辆技术保障小分队65支在重点保障区域进行保障,设置抢修救援车辆屯集值守点位36处,随时做好运营车辆涉水抢修救援准备。

        公交集团对全系统在岗驾驶员开展雨天行车安全教育,利用站台叮嘱、系统推送提示等多种手段,要求驾驶员严格执行降低车速、加大行车间距、开启灯光等雨天行车安全措施;充分利用远程视频系统加强重点线路、路段以及驾驶员监控,随时关注掌握途经山区、高速、隧道涵洞、低空桥、临水临崖、夜班车等线路情况,遇突发情况果断处置并及时上报。如果发生积水和地质灾害等现象,根据现场交管和路政部门对道路封控的情况,必要时采取临时调度措施。

        7月30日早高峰,在后厂村路公交站台附近,积水正在上涨。“积水太深了,后面的公交车不能从这走了!”公交集团客四分公司第二十一车队365路的生活队长侯思宁、安全员赫耘以身为尺,测量积水深度,此时的积水高度已到达他们的膝盖处。由于积水越聚越深,路过后厂村路公交站台附近的线路全都采取停驶措施。在365路采取停驶前的最后一趟车到达后厂村路站台时,一名孕妇独自在站台候车,侯思宁看到后,立即冲到站台,水花也在他的周围肆意溅起。快到乘客身边时,他又赶忙减速,小心翼翼地扶着这名乘客上车。等积水褪去后,365路继续加入运营。

        经排查,公交集团客四分公司常规线路共存有常规积水点49处,涉及84条线路,预案措施122条。为做好早高峰降雨期间运营秩序管控,该公司结合降雨情况,合理调整运力投入,充分利用智能助手APP了解天气变化,提前研判线路调度措施,密切关注火车站、二里沟东口、大柳树南站等接驳地铁的重点站位,确保乘客及时疏散,避免滞留。

        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第一车队所辖21路、55路、113路、夜2路等7条运营线路,第一时间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和微信工作群进行信息发布;同时通过区调中心,充分利用智能调度系统,及时调整运营措施,如遇气象部门发布预警,实时关注降雨及车辆运营状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此外,专业管理人员积极赶赴易积水路段和客流量较大站台查看积水情况及线路通行状况,灵活调度,方便乘客安全出行。

        此次强降雨期间,公交集团客七分公司立即启动应急保障预案,各防汛指挥部指挥人员、抢险人员全部在岗在位,全力以赴做好强降雨应对工作。根据道路通行情况果断采取停驶、绕行等临时调度措施,严禁涉险通行,确保运营安全;根据雨情及客流变化,高度重视山区线路、高速线路通行情况,重点做好早高峰东直门枢纽、三元桥、望京西、地铁芍药居等线路场站的运力组织工作。该公司调度指挥中心、各区域智能调度中心加大对各线路运营情况的监控力度,遇道路拥堵、树倒等突发情况及时制定应急方案,确保运营秩序。

        此次强降雨期间,公交集团保修分公司五车间6支党员小分队迅速行动,前往黄村、五间楼、方庄、角门、双庙等30余条重点线路场站对承修车辆进行全面的车辆普查,重点检查车辆的制动系统、电路系统、绝缘系统、静电带、车辆雨刷等重点部位,全力保障车辆的安全运营,为乘客出行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