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商银行聚焦新市民在消费、养老、创业、就业、住房安居等领域的金融需求,推出新市民金融产品服务清单,以贴心、暖心、安心的金融服务,助力新市民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优化信贷服务 支持就业创业
北京农商银行深入挖掘新市民群体就业创业的金融需求,不断完善个人信贷政策、优化个人经营贷款等流程,助力解决新市民在就业创业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在文创、科创以及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等新市民创业就业的重点领域积极发力,推出创业担保贷、餐饮贷、“农商e链通”等一系列线上线下信贷产品,为新市民群体缓解资金压力,提供创业资金。聚焦新市民群体实体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需求,推出个人经营贷款政策优化推进措施,进一步优化个人经营贷产品,简化贷款申报资料,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及时帮助新市民群体解决阶段性资金困难。截至目前,累计向超450名新市民的经营性需求提供融资支持。
北京农商银行高度重视受疫情影响新市民群体个人贷款的纾困工作,及时制定针对性纾困措施,缓解其还款压力;采取绿色审批通道、容缺办理的方式,实现快速审批、快速放款。针对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的新市民群体,实行服务费5折、结算费9折等一系列优惠措施,2022年以来,已累计减免企业网银服务费、结算费共计2500万元。
落实政策指引 助力“住有所居”
北京农商银行严格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和管理要求,从加快对接有效信贷需求、提升信贷服务可获得性、精简资料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政策提升业务效率、加强管理防范化解风险5大方面,提出26项个人住房贷款服务优化措施,适度扩大住房贷款借款人群体范围,优化住房信贷政策,简化业务办理流程,为广大新市民提供优质便捷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金融服务,助力新市民群体“住有所居”。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持续加大集体土地租赁住房和国有土地租赁住房项目供给计划,推动解决租赁房源紧张问题。北京农商银行积极落实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大租赁住房项目信贷支持和配套金融服务力度,创新推广特色金融产品,累计支持建设租赁住房3万余套,先后对14个集建地试点项目提供超400亿元授信支持。
服务乡村振兴 坚持支农支小
作为首都金融支农主力军,北京农商银行坚持兴农、助农、惠农,瞄准乡村振兴领域的新市民金融需求,服务新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推进共同富裕。北京农商银行创立“凤凰助飞”乡村振兴融资服务品牌,研发推出5大类20款涉农特色融资产品,已累计投放各类涉农贷款5000亿元。特别是在吸纳新市民较多的细分领域,创新推出旅游户、惠农快贷、市场经营贷等8款普惠涉农特色产品,匹配惠农优惠利率,方便新市民获得快捷实惠的资金支持。
北京农商银行聚焦重点领域,紧扣粮食稳产保供和现代种业发展,大力支持生猪养殖、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以及平谷农业中关村建设,积极扶持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以农业农村部“信贷直通车”模式发放贷款的客户总量居全市银行同业首位。创新研发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系统,成功入选首批金融支农创新试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有效填补了北京地区农村信用体系的空白,同时,推出配套专项融资产品,累计为180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提供授信支持,带动4000余个就业岗位。
聚焦金融需求 布局消费养老
北京农商银行自2014年开始发放全市初代养老助残卡以来,经过8年多的投入和积淀,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养老金融服务生态圈,打造“养老机构+金融驿站”联合服务模式。北京农商银行为新市民随子女迁移的老人优化养老助残卡发卡制卡服务,截至2022年10月末,发放的540万养老助残卡中,常住北京市的外埠持卡老人102万,占比18.88%。为助力老年客群逾越“数字鸿沟”,北京农商银行聚焦适老服务热点,积极打造适应老年人的金融服务模式。该行个人手机银行的关怀版本已提供转账、缴费、电子医保凭证、电子社保卡等主要功能,满足老年客户日常金融需求。北京农商银行在已经搭建的超万户养老助残商户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打造养老助残卡专属特惠用卡场景,帮助老年客群享受更加优惠的民生服务保障,目前,已有2000余家特惠商户为养老助残卡提供商品折扣优惠服务。
为不断提升对新市民群体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北京农商银行联合天津农商银行、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与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推出了针对新市民群体的京津冀农银通卡,免除持卡人开卡、换卡工本费,免除柜面及ATM跨行取现、转账手续费。目前,京津冀农银通卡已累计发行超340万张,其中,新市民客户群体持卡202万张。同时,推出了个人消费贷款、个人信用贷款等产品可满足新市民在装修、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消费需求,满足新市民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一步,北京农商银行将坚持金融为民初心,持续完善新市民群体金融服务方案,扩大对新市民的金融供给,助力新市民融入“第二故乡”,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智慧力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