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展示“智慧”安全帽                                         ■记者 刘偶/摄

        在服贸会首钢园区8号馆日前展出的星璇智能安全帽,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从外观上看,这顶智能安全帽和普通安全帽没有什么区别,功能却天差地别,它可备‘千里眼’‘顺风耳’‘智慧芯’等强大功能。”中建一局一公司总经理助理、信息中心主任牛文杰手拿智能安全帽向观众解答疑问,原来它内部安装了一枚智能芯片。

        在传统的工程建设场景中,要判断工人是否遵循安全生产规则、是否规范佩戴安全帽,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管理人员“巡逻”。中建一局一公司应用行业首创的创新型传感网络技术和定位技术,研发了一款“顶配”智能安全帽。有了这套管理系统,安全帽可互相转发信号,形成地下的自组网通信网络,有效解决了建筑施工期间室内、地下空间信号弱等难题。

        “以前工地上班都是班组长在出勤表上画钩,现在我们这个智能安全帽与作业人员1对1实名制绑定,它可以作为监控系统的‘眼睛’‘耳朵’,借助于内部芯片,能够帮助我们记录工人用工状态,精准落实劳务实名制管理。它还能自动探测周边危险源,主动发出语音提醒佩戴人员注意,起到安全预警作用。”牛文杰介绍,如果在现场遇到突发情况,作业人员可以长按SOS键求救,系统平台会立即收到求救信息。我们还可以查看员工佩戴安全帽的行动轨迹,从而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报警、事后回溯的施工安全智能化管控。

        “工人们戴上智能安全帽只是实现智慧工地的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最强大脑’——智慧工地系统根据芯片传输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牛文杰介绍,系统可通过采集劳动力投入情况、工程量数据,精准分析各劳务队伍、工种的作业效率,从而帮助公司筛选出一批高品质的产业工人,实现精细化的劳动力计划和调配管理,达到缩短项目工期的效果。

        截至目前,中建一局一公司已在40余个项目进行试点使用,投入使用近20000顶智能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