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5月26日召开全体会议。会议透露,去年以来,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全市重点食品抽检合格率达98.6%,药品抽检合格率达99.8%,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

        下一阶段,全市将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宣贯实施。提升源头治理成效,加强农产品产地安全监测、产地环境保护、投入品规范使用的监督管理。严格重点领域监管,深入推进乳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食品生产质量提升行动、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优化医药物资应急储备,保障新冠疫苗上市供应和质量安全,加强疫情防控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监管。科学制定实施食品药品抽检监测计划,完善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机制。落实“处罚到人”要求,将责任追究重点落到企业主责和首责上,依法从严从重处罚。

        本市将完善“北京冷链”追溯平台功能,推进食品追溯体系建设。推动主要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检测和追溯体系升级改造,加强对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持续实施“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和教育引导,强化信息公开。畅通12345等投诉举报热线,落实“接诉即办”要求,着力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开展“阳光农安”试点,推进北京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示范区建设。提升校园食堂线上“阳光餐饮”实施率。助推临床急需境外新药、罕见病用药等上市速度,深化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