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召开企业转型调整征求意见会 ■企业/供图
砖红色的厂房,现代风格的工业雕塑,独具特色的文创标志,在弘祥1979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道路两旁loft风格的工业遗址建筑群,时刻散发着工业复古风的魅力。作为曾经的英特塑机总厂老厂区,目前这里已成为北京市利用工业遗存变身文创产业园的典型。近年来,北京隆达公司英特塑料机械总厂党支部通过“创新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转型”和“创造政治优势,赢得经济优势”的总体思路,成功实现企业转型升级。2020年,北京英特塑料机械总厂党支部被评为一轻控股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
抓好党建保驾护航企业转型
组建于1995年的北京英特塑料机械总厂,始建于1964年,前身为北京市塑料机械厂,1995年与北京市塑料模具厂合并,主做塑料机械加工、塑料模具加工和塑料制品生产。自2012年下半年部分产业停产后,占地几十亩的厂区如同大杂院,闲置厂房与一些出租房混杂一起。面对北京城市发展的新形势,2013年,英特塑机总厂开始主动尝试传统产业向高质量特色发展转型。“当时就觉得北京以后这样的工厂不能要了,科技、文创才是符合需求的产业,所以我们决定对现有产业进行整体搬迁,将老工业厂房变身文化创意产业园,使之成为企业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助推器。”隆达公司副总经理李向东(英特塑机原党支部书记、厂长)说。
如何应对转型经验不足和缺少合适人才、如何打破惯性思维创新发展、如何做好有效释放资源潜能,面对一系列转型难题,英特塑机党组织始终坚持“创新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转型”和“创造政治优势,赢得经济优势”的总体思路,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发展合力,正确面对产业升级、转型发展。
“当年我们在转型中面对的首个问题就是厂区腾退。”李向东告诉记者,在改造初期,临街办公楼腾退问题是我们头号难题,当时办公楼三层和四层是职工宿舍,企业决定搬迁后好多职工和家属不愿搬走,腾退工作一度陷入僵局。随着办公楼腾退期限迫近,做通职工和家属的思想工作已经成为党支部的首要工作。在此期间,企业领导班子及各部门领导通过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渠道对搬迁的目的意义等对职工进行了反复讲解和宣传,最终得到了广大职工的普遍认同,顺利完成了办公楼的腾退工作。
和谐党群关系开展献言献策
企业转型发展离不开人,优秀的人才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持续前进的强大力量。“十三五”时期,企业经营发展紧扣疏解转型实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人员结构持续优化。英特塑料机械总厂党支部现有党员15名,在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中,该党支部把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放在改革的第一线,引导职工关心、理解、支持转型,鼓励职工为未来发展、搞好产业调整退出等经营工作献言献策,更好地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英特塑料机械总厂现任党支部书记胡铁生告诉记者,当时我们有员工84名,党员30余名,平均年龄44.5岁。在转型升级进程中,由于大多数青年员工都来自外省市,他们普遍存在职业技能单一问题,对未来感到焦虑。为此,我们当时出台了转岗技能培训举措,由人力资源部根据每名转岗职工的自身特长和转岗意向制定了转岗职工培训方案,体现了企业从实际出发,关心职工切身利益的大局意识和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二者关系的中心思想,对扎实推进产业调整退出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党建引领工作文创园获殊荣
2018年7月,英特产业园区所在的张家湾镇区域,被规划为园林绿地项目,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留白增绿。面对一个月内迁出“绿地”要求,英特塑料机械总厂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第一时间发放《产业拟疏解京外调查问卷》、开展谈心谈话、召开疏解座谈会等形式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同时,经营团队系统梳理产业人员状况,了解员工需求,迅速启动了产业向京外转移的选址工作。
胡铁生告诉记者,我们经过近半个月紧张有序的工作,制定了符合不同群体诉求的《双向选择》职工分流方案,同时针对产业转移选址,经营团队经实地走访毗邻天津、河北地区十余家客户,择优制定了《产业选址方案》。两个方案经多次会议讨论,最后获得职工大会审议通过。近一个月时间,相关产业疏解至河北廊坊三河市,顺利完成了二次搬迁,成功实现了产业疏解任务,产业发展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大格局。
据了解,2018年12月,弘祥1979文创园被评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成为33家首批入围“市级文创园区”名单之一,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园区。2020年8月,弘祥1979文创园荣获“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称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