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公路分局巡查人员对排水设施进行清掏                           ■市交通委/供图

        针对7月30日早高峰期间的降雨天气,北京交通部门及时采取多项措施,保障群众安全、顺畅出行。

        道路保障方面,专人值守紧盯300余处城市道路桥区、149处公路下凹桥路段和2771个公路地质灾害点位,提前落实力量预置和备勤布控。公路应急队伍共计备勤3590人,机械设备1019台套。城市道路应急队伍共计备勤2171人,机械设备520台套。

        交管部门早高峰启动高等级勤务,加大路面警力投入,一旦发生道路积水突发情况,交通、水务、交管、排水几方密切配合,随时根据积水情况采取断路措施,确保过往人车安全;严格落实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巡查看护责任,共设置地灾路口值守点154处,安排路口值守人员300余人,值守车辆150台;强化“一看、二劝、三断”措施,发生险情后第一时间采取道路管控措施,及时组织抢险,确保群众通行安全。

        轨道交通运营保障方面,截至30日8时,地铁公司共投入保障人员14169人,铺设防滑垫3310块,设置防滑提示牌2151个,为乘客提供一次性雨衣2000余件,各条线路加开临时列车22列,无突发事件。

        为妥善应对本次降雨,确保早高峰正常运行,各地铁运营公司在行车组织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列车运行过程中遇降雨、大风天气及时启动预案,严格落实雨天行车组织办法,要求地面、高架线路按规定改按人工驾驶模式限速运行。同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开启地面、高架线路区间照明、洞口照明,确保列车司机正常瞭望,确保列车运行安全。二是平峰时段安排车辆段场预备车保持热备状态,根据客流变化情况,适时加开临客调整运力。提前、延后高峰时段最大运力投放为30分钟,计划加开临客32列。

        在客运组织方面,加强大客流、换乘等重点车站的宣传疏导和秩序维护,在车站出入口、通道、电扶梯、安检与闸机等重点部位增派值守力量,开展客流疏导工作。遇降雨及时敷设防滑垫、摆放提示牌、清扫积水,防止乘客滑倒摔伤,并通过发放一次性雨衣缓解出入口人员聚集情况,确保客流稳定有序。

        在应急值守保障方面,高峰时段提前和延后各1小时,在车站、设备机房部署骨干力量进行应急值守,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同时组织专业人员通过现场巡视和添乘列车等方式,加大地面、高架线路及重点部位巡查力度,确保及时消除隐患,维护运营安全稳定。

        截至7月30日8时,受降雨天气影响,公交集团采取停驶措施12条(涉山区线路12条,占总量4.63%),采取区间措施1条;启动雨天行车时刻表,高峰时段(7:00-9:00)提前半小时,由7:00提前至6:30,发车3.1万车次;加大备车重点保障进城方向。公交集团在京藏、京通、京开、京港澳等12条放射道路储备机动运力,根据客流情况和道路拥堵情况及时补充运力,防止出现发出大间隔,满足乘客出行需求;做好山区线路运营组织,坚持“安全第一”原则,早高峰发车前,安排人员进行道路探勘,确保安全后再发车;根据道路通行条件和积水情况,果断采取断线、停驶、绕行等措施。线路恢复前,车辆必须执行先验路再通车的措施,确保运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