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内所有材料以剖面展示,让业主对自己未来的房子一目了然 ■记者 董一鸣/摄
把制作工艺用全开放透明可参观的方式呈现,最早出现在餐饮界。为让消费者在买房时也变得“明明白白”,首开亿信公司提出房屋“透明工厂”的概念,通过一整套的透明工厂体验环节,营造出一个近乎现房实景交付的效果,让以往看不见的建造材料、施工工艺、质量检测等环节展现在阳光之下。
家的模样触手可及
12月14日,记者来到公园都会项目,这是首开亿信公司目前最大的透明工厂所在地。公园都会位于顺义区顺康路与外环交叉口东南方向,坐拥绿地景观资源,目前正打造高端改善产品。据首开股份公司项目负责人张全介绍,首开亿信公司选取公园都会项目北区10号楼作为载体,将全楼楼体外观样板,四周景观、小区出入口、两套实楼样板间及地下车库等区域实现交付样板,使业主“零距离”了解和体验房屋建筑的过程和品质。
记者走进公园都会北区,小区大门实景呈现,入门后错落有致的绿化映入眼帘,公园都会10号楼外立面既是建筑的“门面”,也是建筑的“铠甲”,墙体的垂直度、平整度等实测数据肉眼可见。在10号楼5楼样板间内,从土建工序到精装交付多维度的建造环节,各样板层均通过层层拆解,透明、毫无修饰的展示。
“建筑本身是不透明的,建造过程是可以透明的,我们就是要用建造业的确定性对冲业主内心的不确定,通过材料、标准、过程、检验、服务的透明化,让业主看到家未来的模样。”张全说。首开亿信公司通过项目施工前期的策划及工作前置,将地库、市政管网、园林景观与楼主体同步施工,实现主体楼栋完工的同时,地库、市政、园林等区域也提前达到交付标准。
收房不再“拆盲盒”
在消费者维权意识激增的当下,打造房地产业“透明工厂”正中购房者的心,实现了人们对于房屋质量的可触摸、可视化及透明化,促使新家交付不再是大型的“开盲盒”现场。
公园都会项目是由首开集团、北京城建集团及旭辉集团共同出资打造,在前期调研规划时,周边同期有龙湖云河砚、路劲御和府两个项目,如何在新的赛道上拥有主动权,三家房地产龙头企业围绕如何树立产品品牌形象展开激烈探讨,最终得出“客户信任最重要”的结论。
“问题的核心就在于要解决商品房预售制使得维权事件频起这一行业痛点以及市场对于住房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张全说,商品房市场发展至今,质量问题始终是一个突出的矛盾。怎么才能做到房屋“所见即所得”,参考餐饮业透明厨房做法,最终拍板“要做房屋透明工厂”。
采用透明工厂模式,所有的交付风险排查前移,一方面,让业主能够在第一时间就感受到入住之后的社区环境,模拟下班开车回家、在社区内散步的真实感受,使业主提前介入监督施工,满意度大大提升;另一方面提前确定市政、景观等重点空间的布局,实现对业主未来买到空间和生活状态的真实模拟。目前,首开亿信公司通过开放透明工厂实现开盘签约率达70%,实现网签约20亿元。
企业担当展示匠心品质
8月16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新建商品住房销售行为的通知》,就规范设置交付样板间、规范新建商品住房销售推广、落实交付前房屋质量查验制度、压实开发企业主体责任等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
在张全看来,房地产“透明工厂”对于购房者而言,可以提前感知房屋建造工序和质量,对于开发商而言,这不仅仅是向客户展示建筑工程质量的名片,也要求房地产企业要有更强烈的责任心,要在建造的过程与管理中更加严谨和规范,要让房屋“今天所见即未来所得”。因此,透明工厂实际上是要求企业要不断进行建筑技术和工艺上的突破与创新,助力产品品质升级。
以公园都会为例,该项目在地理位置上虽然没有地理优势,但首开亿信公司在施工同期,通过投资建设,把周边杂草丛生的荒地改造成了绿地花园,以此改变提升项目整体环境,实现了业主“推门见绿”的实景。
产品品质与生产安全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践行“房子是用来住的”这一理念的重要抓手,公园都会从10月初敞开工地大门开始,便打破了预售制、工地封闭管理带来的信任困局,为顺义区乃至北京房地产行业的更新升级做了一个带头示范作用,也体现了市属国企的实力与担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